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县管校聘改革哪一年

群达工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04 03:01:24

问题描述

县管校聘改革哪一年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号)第一次提出“县管校聘”这个名词。

其实这个文件主要也是为了贯彻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中提出的“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精神。所谓“县管校聘”就是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权归县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和编制数量按程序进行聘任。

二、“县管校聘”的施政目的:教师[2014]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实行“县管校聘”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打破阻碍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进入21世纪,我国在实现了“双基”后,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由普及转向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缩小城乡差距,首先就是要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实行“县管校聘”最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在县域内流动起来,让优秀教师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均衡配置起来,从而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县管校聘”的现实影响:

1. 人事管理权并未发生实质变化。很多教师担心实行“县管校聘”后,自己很可能丢掉饭碗,被开除或者当不成教师了。其实这个担心没必要,因为“县管校聘”在人事管理权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以来,教师的人事管理权就属于当地县级教育管理部门,各学校实际上只有使用权,可以称为“县管校用”。所以说,本次实行“县管校聘”政策并没有改变教师人事管理权,不用担心自己当不成教师了。

2. 校长和教师的稳定性将降低。之前的管理体制校长和教师几乎都是终身制的,且固定在某一个学校。实行“县管校聘”制度后直接的影响就是校长的职位不再是终身的,干得不好可能会被县级教育管理部门解聘。同样教师如果干得不好,可能被学校解聘,丢掉岗位,但是教师身份不会发生变化。

3. 校长的权力会增大。以前的“县管校用”政策下,校长对于教师主要是评价权,很难决定教师的去留,也很难到其他学校去聘用更优秀的教师。实行“县管校聘”后,校长将拥有解聘教师的权力,而且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去其他学校聘任自己看中了的教师的机会和权利。

4. 教师的自由度、流动性增加。以前虽然人事权都在县里,但是教师若想换个学校,却属于人事调动,难度较大。实行“县管校聘”后,教师拥有了县域内自主选择学校的权利,只要双方达成聘用意向就可以更换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