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小金药师说药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9-10 00:31:37

问题描述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公务员选举制度,由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所建。是中国古代三种(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后科举制)重要的选官制度。

魏初时仍然沿用东汉的察举制,由于东汉末年察举制被士族控制,严重影响了庶族阶层入仕,不利于国家选贤任能,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命陈群制定了这一适合当时国情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将被选品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样,被品选的人才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称为九品。对人才的品第由中正官进行,这种人才选举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

其他回答

九品中正制,又称 九品官人法 ,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 重要的 选官 制度,是 曹丕 采纳尚书令 陈群 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 黄初 元年(220年)命 陈群 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

此制至 西晋 渐趋完备, 南北朝 时又有所变化。从 曹魏 始至 隋唐 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 两汉 察举制 ,下启隋唐之 科举 ,在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 发展 。

其他回答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建立前夕,由吏部尚书陈群提出。《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其他回答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之一。它是唐朝開始實行的,由太宗李世民推行。这种制度将官员按品级分成九品,并依照等级逐级晋升,每个品级又分正品和从品,正品中的中正官才有资格被认为是“中正之品”,并有机会得到升迁。

其他回答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维护士族大地主集团利益而实行的一种推荐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它是从汉代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始于曹魏时期的魏文帝统治期间,由大臣陈群倡议推行的。其主要内容是:中央政府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推荐选拔优秀人才到朝廷为官的工作;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由当地有名望之人担任;中正官将本地区内的士人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然后按照品级的高低推荐他们到政府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