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幼小衔接需要做哪些准备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一、心理上的准备
家长要在孩子的心理上做好辅导工作,让孩子有个转变角色的心理准备。
1、独立自主意识的建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家长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家长应为孩子的独立而欢呼,多加鼓励,孩子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他会为自己的成长而变得自信和快乐。
2、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激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哇,你都长这么大了。可以读小学了。”“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啦,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在家长的正面鼓励下,孩子自然很向往成长的快乐以及小学生活。
二、习惯上的准备
习惯上的准备尤其重要,良好的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
1、生活习惯的培养
①养成良好作息的习惯
家长要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10-11小时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和精神状态有很大帮助。小学一般一天7节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期间还要保证一小时的运动量,因此孩子在小学读书时消耗的体力是很大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②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等等,大人的过分包办,会使孩子过分依赖大人,尤其是精神上依赖,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解决。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逐渐学会管理自己,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和学习。
③养成待人礼貌的习惯
孩子的礼貌培养要从小开始,如放学回家要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上学或出门要说:“我走了,爸爸妈妈再见!”之类的话,一旦养成有礼貌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能成为老师、同学喜欢的对象。
2、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是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之后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园的时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幼儿顺利融入小学时期。
①培养完成任务意识
孩子的责任心的培养要从一个个小任务开始。在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园大班教师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不一定是书面作业,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比如周一来幼儿园时带一个空塑料瓶、带一幅和爸爸妈妈合作的画等等,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配合教师的要求,采取有意识地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师今天有没有布置什么任务?”“你打算怎样做?”家长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能承担大人布置的任务,树立自信,培养责任心。
②培养正确书写习惯
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以后学习中纠正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书法来纠正。因此,画画写字的时候要让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一开始孩子们的姿势不够正确,往往需要提醒和督促,坚持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会得到良好的效果。
③培养做事专心的习惯
做事专心是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一个好方法。有些家长很喜欢打断孩子,如孩子正在专注于拼图,家长跑来说:“宝贝吃杯牛奶吧!”结果孩子放下手上的拼图转而喝起了牛奶。这样的打断看似好意,其实是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孩子很难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或玩某一样物品时,我们不要去打断,鼓励孩子坚持玩,不要轻言放弃,这样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间。
④培养注意倾听的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家里,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比如大人说话时,不随便打断,有问题可以等大人话说完再提出来;在听故事时,不能做其他事情;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要倾听同伴说的话等等。当然,父母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的话,给孩子做榜样。到了小学后,每节课的内容和密度都增加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降低学习效率。
三、学习上的准备
在学校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呢?家长要对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要多与孩子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1、欣赏爱提问的孩子
5、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问为什么,不管是什么事情他们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孩子智力发育的明显特征,家长应该为此感到欣喜。孩子有问题,家长尽可能的帮助他,答不上来和儿子一起上网或看书查资料。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老是问问题很烦,总是会说“问什么问,管好你自己就行了!”或是针对孩子的问题瞎说一通,这样对孩子好学善问的良好品德是个严重的打击。
2、激发爱学习的孩子
孩子的学习需要强大的求知欲来推动,家长的作用是不断激发,而不是苛求。有些家长对学习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坐在家里看书写字才是学习,生怕孩子不爱学习,每天给孩子布置了很多书写作业,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手还未完全发育好,过度的书写会使孩子厌恶和害怕学习。其实学习无处不在,走楼梯的时候让孩子数数是学习;散步的时候让孩子读车牌是认识字母的学习;认认路边的路牌,广告牌是认字学习;玩玩找不同、走迷宫的游戏是培养注意力的学习;休息的时候在沙地里搭城堡也是一种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关键家长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和挖掘的心,抓住学习的契机,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善于观察,喜欢学习,对任何事物充满热情。
3、鼓励不畏难的孩子
畏难情绪也许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看到自己得心应手的他们会喜笑颜开,碰到自己不会的,他们就会愁眉苦脸,甚至放弃。家长在此时的引导尤为关键,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时,家长要耐心引导,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让孩子获得克服困难的那种舒畅的情感体验,从而明白“坚持的意义”。
四、能力上的准备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能力上的准备甚至比学习上的准备更为重要,很多孩子最初不适应小学生活,不是他的智力有问题,而是能力上达不到。书包里像垃圾桶,作业发下来一会儿就找不到了等等,这些大班常常出现的问题也会带到小学。因此孩子的能力培养是当务之急。
1、要做“小能手”
家长让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不管是能力上还是精神上都不依赖大人。家长还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还有利于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同时还培养了孩子责任意识。如帮大人剥毛豆,叠被子,或是收碗筷、拿拖鞋、倒垃圾,事情不要过多,但要坚持做一样,渐渐地,孩子在成为“小能手”的同时,责任意识也会提高。
2、爱看“大新闻”
鼓励孩子看些知识性较强或是内容丰富的节目,减少孩子重复反复看动画片的情况。提倡给孩子适当地看些新闻,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拓宽视野,更为今后成为一名有责任意识的中国公民打下基础。现在的小学注重的不只是孩子的书面知识学习,更是注重对社会认知全面发展。
3、乐与“看图书”
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这对孩子的识字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孩子还小,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通过阅读提些小问题,让孩子说说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等,多给孩子看绘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发挥孩子想象,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 其他回答
-
一、生活方面的准备
孩子在生活方面的习惯、作息时间、独立性等都是很重要,这些父母要是不重视不及时调整孩子进入小学里大问题、小问题也会接连不断,所以千万不要只中重视学习能力而忽视生活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孩子都是被大人用心呵护长大,一些很事情也都是包办,可是再这样下去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负面作用太大。不妨现在你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孩子现在是否能够独立睡觉、整理床铺、脱穿衣服鞋袜、洗漱、会洗简单的小东西,做简单的家务活、收纳管好的自己的物品、玩具等等。这些就是最基础的方面,否则小学生很容易因为长期被大人包办打理一切,形成依赖性,进而在学习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毕竟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的难题会更多,父母是无法再去包办代替的。
趁着假期和孩子一起把不足之处改变起来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琐事、动手完成一些手工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整理的自己的书包,要知道“不是忘带笔了,就是忘带水壶了,”丢三落四是很多一年级新生的“通病”,孩子学会整理、独立做事有秩序会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
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孩子们习惯了幼儿园的模式,到园时间晚、中间午睡时间也不短,可是上小学就完全不同了,上学比以前要早,而且是没有午睡,所以很多孩子难免在刚上1年级的时候到了下午就会犯困,所以,在9月开学的前3周左右最好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午睡也会有个过渡慢慢取消让孩子适应一下。
二、心理方面的准备
幼儿园的生活和小学阶段完全不同,在教育方式、内容和生活能力方面都有差异,父母一定要帮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需要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大家一定记得孩子们刚上幼儿园的情景吧,哭声是此起彼伏的……转眼长大了要上小学,当然了这个时候不会像入园那般哭闹,可是仍有部分孩子对于小学的陌生环境会有紧张感,为了减少孩子的焦虑、陌生和紧张,父母利用假期对孩子介绍一下即将要上的小学、顺路到学校门口认认校名和地址,爸妈给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上学的趣事、怎样向同学老师自我介绍、带孩子挑喜欢的书包和文具等,这些都是会让孩子对小学有了解和期待。
增加实践互动。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照顾比较周全,游戏活动为主,小学阶段老师是以教学为主,科目、作业也会多起来,很多孩子一开始不适应,甚至都记不清当天留下的作业内容,一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新鲜又讲究速度的,有些孩子就会有抗拒的情绪表现。
假期这个空闲时间,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同小区的、朋友的家的小学生,了解一下老师上课、作业、考试的大概情况,让孩子有个心理过渡,不至于一下子在陌生环境一头雾水不清不楚。平时在家也可以玩一下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几个家庭的孩子到一起,互相扮演老师、学生,在小游戏的互动中了解在课上要怎么坐、怎么举手回答问题,熟悉一些基本的课堂习惯。
三、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小学阶段一节课要40分钟,想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好好听课,对老师和孩子都是一个挑战。注意观察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方面的情况也是很重要,很多小学前期的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孩子智力有什么问题,有很多就和孩子自身的学习惯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现在在家里不妨引导孩子玩一些拼图、棋类、画画、家庭故事时间等活动,这些静态活动对培养有意注意有好处,也会让孩子比较安静地坐得住完成一些事, 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也会有帮助。
猜你喜欢内容
-
中专,大专在读上哪查学籍
中专,大专在读上哪查学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文言文《明史杨璟传》
文言文《明史杨璟传》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布雷斯特商学院硕士学位可信吗
布雷斯特商学院硕士学位可信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正常情况下在法国会承认我的布雷斯特商学院学位吗
正常情况下在法国会承认我的布雷斯特商学院学位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南召县八年级秋期抽考成绩
南召县八年级秋期抽考成绩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45岁改行考律师有前途么
45岁改行考律师有前途么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WORD邮件合并一页8个准考证怎么做
WORD邮件合并一页8个准考证怎么做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怎么处理
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怎么处理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pdf准考证如何把两页变成一页
pdf准考证如何把两页变成一页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单县到砀山县物流
单县到砀山县物流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