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乡试会试殿试参加者叫什么

电气电工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9-07 00:34:16

问题描述

乡试会试殿试参加者叫什么,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4个等级,也就是4次考试,每一次考试,考生们的身份都是不同的。

第一次考试:童试。这是科举的入门考试,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童生”。“童生”与年龄无关,只要处于入门级的“童试”阶段,无分老幼,都叫童生。通过“童试”的叫“秀才”,就能参加后续的考试。

第二次考试:乡试。只有秀才才能参加“乡试”。明清以前,“乡试”在县城举行,由县太爷为主考官。而到了明、清两朝,“乡试”转移到了省城,甚至还包括京城。由于“乡试”的考期一般都是定在八月份,所以“乡试”也称为“秋闱”。“乡试”的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

第三次考试:会试。只有举人可以参加“会试”。由于“会试”一般都是在春天举行,所以“会试”也叫“春闱”。“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

第四次考试:殿试。这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只有贡士可以参加,主考官则由皇帝担任。通过“殿试”的就是考中“进士”了,“进士”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其他回答

乡试的参加者为秀才,会试的参加者为举人,殿试的参加者为贡士。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

其他回答

秀才,举人,贡士。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在县里考试,合格者成为秀才,等到乡试之年,秀才在各省参加乡试,合格者,成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合格者成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

贡士参加殿试,得中者分为三榜,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七名。三甲不定,明清约为三百名左右。

其他回答

秀才、举人、贡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秀才”是参加县州府试的优异者,考中即为各级儒学的生员,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秀才参加乡试得中,即为“举人”,可继续读书,也可出世为官。

举人参加会试得中,即为“贡士”,意为皇家选才,贡献给皇帝亲选。贡士参加殿试,得中即为“进士”,分三等,一甲三人,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

考取第甲几名,一要学问好,二也要运气好。清代中兴名臣左宗棠,参加会试次次落第。慈禧点张之洞,就是因不喜前面那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