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水浒传3次招安的原因,过程及后果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第一次被招安
话说宋江等人第一次能被招安,还要感谢御史大夫崔靖的进谏,当然崔靖能进谏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进谏之时,高俅等各位奸臣不在场。
否则优柔寡断的宋徽宗,也不会轻易应允了崔靖。参见《水浒传》第七十五回:“高太尉道:那日我若在朝内,必然阻住,如何肯行此事?”
那为何第一次来梁山招安就失败了呢?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高俅与童贯的从中作梗。
他们找到前去招安的使臣陈太尉,在他身边分别安插了自己人,一位张干办,一位李虞侯。这两位安插在陈太尉招安队伍里的“城狐社鼠之辈”,在见到梁山好汉之时,屡次用厌恶辱骂众人,不给半分面子:
比如那位张干办:
“你那宋江大似谁?皇帝诏赦到来,如何不亲自来接?甚是欺君!你这伙本是该死的人,怎受得朝廷招安!”
又如那位李虞侯:
“不成全好事,也不愁你这伙贼飞到天上去!”
在坐上阮小七所驾船只进梁山之时,亦是一阵破口大骂:“村驴!贵人在此,全无忌惮!”
甚至在听到好汉们回话后,恼羞成怒道:“杀不尽的反贼,怎敢回我话!”
因此彻底惹怒了活阎罗阮小七,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活阎罗倒船偷御酒”,即阮小七使出偷梁换柱的手段,将御酒喝光,换成村酒。
这也是这次招安会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话说陈太尉带着诏书上了梁山之后,圣手书生萧让随即开读诏书。
《水浒传》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众人在听完招安诏书内容以后颇为不满,因为诏书内容尽是责难梁山之意,并无太多尊重。参见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罔不臣伏。近为宋江等辈,啸聚山林,劫掳郡邑。本欲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今差太尉陈宗善前来招安,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宣和三年孟夏四月 日诏示。”
宋江原想安抚众人,命人打开御酒品尝,不想却让众人看到酒瓶里都是一些淡薄村醪,尽都骇然,一起发作,把朝廷官员痛骂下山。
这第一次招安,就以失败告终。
使臣陈太尉回朝后便添油加醋告了宋江一状,也就引出了之后的两战童贯、三战高太尉。
当然,几次对阵都是梁山获胜。
那么,第二次的招安在何时?
在高太尉领兵攻梁山又连败两阵之后。
记住,是梁山两败高太尉之后,而不是三败,因为梁山与高太尉的对峙一共有三次,但第二次之后就有了第二次的招安。
为何二败高太尉后就能被招安呢?
还是要依托于宋江的仁慈。
因为在第一次对阵高太尉之后,宋江生擒了高俅军中的节度使韩存保和统制官党世雄,且未伤他们分毫,而是以礼相待,并真诚道出自己想要被招安为国效力之心。
那位韩存保,正好是“关系户”,是朝廷国老太师的侄儿,被宋江放回之后,怀着感恩之心,替宋江等周旋游说,说服官员面见天子,因此又请来了第二封招安赦书。
那为何这第二次招安又失败了?
缘于高俅的从中作梗。
因为高俅连败了两阵,心中忿忿不平,不肯就此招安众人,在接到天子发来的招安赦书之时,踌躇未决,不知该如何应对。
因此就被旁人怂恿,玩起了文字游戏,在招安赦书上做手脚,让宣读的使臣读赦书时,在最关键的一句话中故作停顿。
原句是“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
这句的意思是天子要免去宋江以及卢俊义等各位头领之前所犯恶行。但如果使臣宣读之时,在“除宋江”这句话后停顿一下,即变成了:
“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意思即变成先除掉宋江,就可以免去卢俊义等给位头领之前所犯恶行。
因此,当高太尉骗来众人到济州城听诏书之后,智多星吴用已察觉不对,暗示小李广花荣带头造反,杀了开诏使臣。
所以,这第二次的招安,又失败了。
才有了之后第三次的“三败高太尉”。
总结起来,两次招安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奸臣当道,蒙蔽圣听。
可能有同学要说,那这第一次招安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阮小七偷换了御酒,并不全是奸臣的问题。
那我们只能说,有其因,才有其果,如若不是朝廷官员不断辱骂众人,诚意不足,也不至于逼得活阎罗如此行事。
- 其他回答
-
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尽忠心,青史上留得好名。是宋江认定的大事,从内心深处来讲,宋江喜欢结交英雄好汉,可是他从没有接受过这些所谓的英雄好汉的生存方式。宋朝所谓的招安政策,其实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效忠于朝廷,能够做朝廷的盛名,不要有任何的其他的心思
- 其他回答
-
话说宋江等人第一次能被招安,还要感谢御史大夫崔靖的进谏,当然崔靖能进谏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进谏之时,高俅等各位奸臣不在场。
否则优柔寡断的宋徽宗,也不会轻易应允了崔靖。参见《水浒传》第七十五回:“高太尉道:那日我若在朝内,必然阻住,如何肯行此事?”
- 其他回答
-
第一次诏安先是在《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末尾处御史大夫崔靖提出诏安,宋徽宗当场同意,差殿前太尉陈宗善前去诏安。
结果一方面蔡京高俅派去的张干办、李虞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另一方面梁山也没准备那么快诏安,结果扯诏偷御酒,引来童贯高俅两次征讨。
第二次诏安是在第七十九回《刘唐放火烧战船,宋江两败高太尉》与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高俅进攻梁山失利,于是修改诏安诏书,想单除掉领头的宋江,结果被吴用识破诡计,众头领大战一场而归。朝廷继续攻打梁山 。
第三次诏安是在《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燕青面见宋徽宗求诏安,宋徽宗派遣太尉宿元景前去诏安,诏安成功。
《水浒传》一方面歌颂了农民的造反精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招安的惨剧。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是招安让梁山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所剩无几。如果没有招安,梁山好汉们无疑是在梁山度过一生。打进京城当皇帝就不太可能了。若没有招安,宋江等人虽然不会像招安了那样,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但他们死后只会被人们说成贼寇、草寇。反过来,宋江等人招安了,虽然基本上被朝廷迫害致死,但是,他们死后就会被人们说成英雄、好汉、忠臣,而不是贼寇、草寇。
招安的坏处:
遭奸臣排挤陷害、破辽国徒劳无功、征方腊兄弟折损,算来都是招安惹的祸。所以招安顺理成章地被读者讨厌,不招安就没这些惨事。
那么梁山不受招安会走什么样的路呢?
不受招安就得和宋王朝对干到底,梁山干的是造反事业,大宋朝廷不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听任梁山自生自灭,必定要出兵征剿,不招安的结果要么是梁山把宋朝消灭,要么是宋朝把梁山消灭。
猜你喜欢内容
-
中专,大专在读上哪查学籍
中专,大专在读上哪查学籍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文言文《明史杨璟传》
文言文《明史杨璟传》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布雷斯特商学院硕士学位可信吗
布雷斯特商学院硕士学位可信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正常情况下在法国会承认我的布雷斯特商学院学位吗
正常情况下在法国会承认我的布雷斯特商学院学位吗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南召县八年级秋期抽考成绩
南召县八年级秋期抽考成绩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45岁改行考律师有前途么
45岁改行考律师有前途么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WORD邮件合并一页8个准考证怎么做
WORD邮件合并一页8个准考证怎么做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怎么处理
公务员连续两年不称职怎么处理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pdf准考证如何把两页变成一页
pdf准考证如何把两页变成一页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单县到砀山县物流
单县到砀山县物流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