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香港居屋和公屋的区别

网络这些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9-01 04:18:51

问题描述

香港居屋和公屋的区别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区别是居屋条件比公屋好。

一是公屋。公屋是“公共屋邨”的简称,基本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它主要由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产权,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目前香港的公屋单位超过70万套,其中绝大部分由房屋委员会管辖,为209万市民提供住房。公屋突出的亮点是租金低廉。以新界区为例,该区公屋月租金平均为每平方米40港元,而私人楼盘的月租金则达到平均每平方米165港元,是前者的四倍多。申请公屋的条件也很严格。按规定,申请者需为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不拥有任何物业,家庭收入和资产净值也有上限规定。公屋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人均居住面积约为12.8平方米。二是居屋。居屋指政府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提供的房屋,类似内地的经济适用房。居屋计划自1976年开始推行,由政府提供资金,兴建楼宇,以低于市价30%-40%的价格,卖给公屋租户和其他符合标准的中下收入家庭。居屋的条件要好于公屋,建筑面积基本在40-80平方米之间,售价在两三百万港元左右。申请居屋同样有收入和资产限制。

其他回答

“公屋”: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见的类别,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

公屋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子女无继承权。若四口之家获分配的是在10-1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名字大部分以“邨”结尾。相当于我们的廉租房。

“居屋”:居屋是于1970年代开始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兴建的,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公营房屋。

居屋亦可让收入相对较高的公屋居民加快腾出公屋单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居屋产权不完整,不可以转卖,除非向政府缴交了地税差价,名字大部分以“苑、阁”结尾。相当于我们的经适房。

其他回答

香港居屋和公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