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幼小衔接目标

考研全知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8-28 14:56:13

问题描述

幼小衔接目标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孩子经过幼升小考试,马上就要进入校园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喜欢新环境、喜欢新伙伴、产生新兴趣、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是学习准备期将要达到的五个目标。目标一:喜欢新环境1.通过活动感受到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2.喜欢自己的学校,对新的学习生活产生兴趣3.熟悉学校的设施,会在校园里快乐自如地生活针对这几点目标,学校将举行新生入学仪式,带领新生参观校园,知道校园的美丽需要我们用行为来维护,能说出自己学校的名称,知道校园中各功能教室及医务室、厕所所在地。在这一目标的达成中,我们希望家长能强化孩子对学校的喜爱之情,为孩子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做好情感准备。目标二:喜欢新伙伴1.通过胸前和教室门上的班标,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2.通过相互介绍,认识新同学3.开始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4.通过活动,能与伙伴合作,体会有好朋友的快乐老师会鼓励每个学生出主意,动手布置装扮自己的教室,知道班级就是自己在学校的家。要求每个学生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地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幼小衔接的教学问题1.在学习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午睡时间较长,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他们,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孩子,午睡时间较少,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如:学期过了一半,丁丁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

2. 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学的上课时间已增加到40分钟,课间活动10分钟,因此,与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和同学间的交往也很少。

3. 在教师评价的标准和要求上幼儿园教师较重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小学教师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如:小学一年级美术课程的展开,首先授课教师先把教材中的四幅卡通故事画按照顺序说了一遍,然后又把已准备好的一幅范画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临摹。

其他回答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卫生,会做简单的收拾,整理及清洁工作。

了解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基本的保护方法,了解简单的防病知识,知道通过讲卫生开展运动来增强体质。

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安全使用常用工具,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逐步提高对寒冷,炎热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动作准确,灵敏,勇敢,坚强,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竞争意识。

其他回答

大班的孩子面临幼小衔接,怎么让孩子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儿园和家长都很关心,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熟悉小学的规定,所学哪些知识,家长怎么去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轻松去上1年级,幼儿园努力教孩子们拼音和10以内的加减法,家长们指导孩子的思想心里,大家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们都能够开心的升到一年级的学习。

其他回答

个人觉得幼小衔接有两个目标!

第一: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身份的转变,从幼儿变成小学生!有的小朋友适应能力差,刚进小学可能适应不了!如果假期能让幼小衔接,可以训练小朋友都坐姿,让小朋友明白是在学习!

第二,幼小衔接可以学习小学一年级的一部分知识,比如语文要学习拼音,可以让小朋友进入小学快速上路,学习能跟上老师的进度!

其他回答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并不等同于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而是要有升入小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了解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不同,有助于幼儿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