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差价比例计算公式

沐汐说网络推广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12 10:54:48

问题描述

差价比例计算公式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综合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全部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计算的差价率。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通过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将“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调整为本期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余额则是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采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计算手续比较简便,但只适用于商品种类较少,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比较接近的企业。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的计算步骤其具体计算步骤是: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本月已销商品总额按“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计算,但如企业有商品转批、折价销售等情况,因其价格不同,应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计算。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各月之间如果比较平衡,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但为了真实地反映库存商品和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正确核算盈亏,年末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

其他回答

商品差价比例计算公式: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售价)*100%;比如期初库存商品成本90万,售价100万,本期购进商品成本180万,售价200万,那本期商品进销差价率=(100万—90万+200万—180万)/(100万+200万)*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