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人体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形式有哪些

学习方法汇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3 00:33:11

问题描述

人体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形式有哪些,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人体的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另外还有其他排泄器官(如肾)借排泄活动散发少部分热量。

r 人体的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不显性蒸发和发汗)。r 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时,可借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70%。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可借蒸发散热。r 人体的散热方式一:辐射散热r 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r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r 人体的散热方式二:传导散热r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r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r 1.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r 2.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r 3.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r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r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r 人体的散热方式三:对流散热r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r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r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气温、风速r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r 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r 人体的散热方式四:蒸发散热r 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r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r ①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黏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r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皮肤约占2/3,肺占1/3)。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r ②发汗:又称可感蒸发。r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增加,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r

其他回答

对流;辐射;蒸发。

人体为了维持体温和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通过新陈代谢不断产生热量,并不断进行热量的交换。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一部分用于人体对外做功的需要,一部分要与环境进行换热。热交换的进行程度影响了人体对环境的冷热感觉和舒适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