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熟铁冶炼技术发明什么时候

情感心理说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6 10:28:36

问题描述

熟铁冶炼技术发明什么时候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生铁冶炼术的发明 我国在商代已知用铁,河北藁城、北京平谷出土过商代的铁刃铜钺,河南浚县也出土过商本周初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

不过,这几件兵器上的铁都是陨铁。陨铁来自天空落下的陨星,不是人工冶炼的铁。 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铜柄铁剑,说明在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人工冶铁的技术。到春秋晚期,我国又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目前春秋晚期的铁器已发现过好几件,其中有江苏六合程桥两座东周墓出土的用块炼铁制成的铁条和用白口生铁铸成的铁丸,湖南长沙一座春秋晚期的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件白口铸铁鼎。 人类早期通常是在较低的温度(摄氏800度到1000度)下,用木炭还原铁矿石得到块炼铁的。块炼铁是一种海绵状的熟铁块,炼完后把铁块取出,炉膛要受破坏,不能连续生产,成本高,产量低。而且铁块中夹杂物较多,含碳量又低,质地软,很难用来制造形状比较复杂的器物。生铁是在较高的温度(摄氏1150度到1300度)下冶炼出来的,产品呈液态从炉中流出,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它的夹杂物较少,合碳量一般超过2%,质地硬脆,适合用来铸造农具和其他工具。从块炼铁到生铁,这是冶铁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工冶铁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和利用商周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却首先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欧洲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懂得冶铁,但直到公元14世纪才应用生铁,反比我国晚了1900多年。我国的冶铁技术后来居上,从此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灌钢法 灌钢法是我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在1740年批捐炼钢法发明以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用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分不能迅速渗入。我国发明的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灌入疏松的熟铁的空隙中,使熟铁增加碳分变成钢材,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首先记载了灌钢法,北朝魏、齐间的泰母怀文曾用这种方法制成十分锋利的“宿铁刀”,可见灌钢法的发明当在南北朝之前,很可能是在西晋时期。灌钢法的出现,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为隋唐以后生产力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后来,灌钢法又不断发展。宋代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间,用泥巴把炼钢炉密封起来,进行烧炼,效果更好。明代又有了改进,把生铁片盖在捆紧的若干熟铁薄片上,使生铁液可以更均匀地渗入熟铁之中,不用泥封而用涂泥的草鞋遮盖炉口,使生铁可从空气中得到氧气而更易熔化,从而提高冶炼的效率。明中期以后,灌钢法更进一步发展为苏钢法。苏钢法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摄氏 1300度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时,即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摘下的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分均匀的钢材。 在16世纪以前,我国的炼钢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受到各国的普遍赞扬。公元1世纪时,罗马博物学家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来的钢相媲美。”TOP

其他回答

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钢铁冶炼技术是一度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冶炼块铁的起始年代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冶炼技术的演进春秋以前,中国的冶炼技术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当时使用的冶炼方法称为“块炼法”。

当时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钢铁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到“块炼渗碳钢”。

出土文物表明,中国最迟在战国晚期已经掌握这种最初期的炼钢技术。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进一步发展到“百炼钢”技术。

人们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钢。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品质提高,主要用于制作宝刀、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