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鼓词流派简述

为学老陈建造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6 04:21:44

问题描述

鼓词流派简述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鼓词一般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艺术形式,这种说唱形式的历史十分悠久。

鼓词的名称起源于明代,清代以后,鼓词演唱兴盛。北方鼓词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南方主要有江苏的扬州鼓词和浙江的温州鼓词等。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以鼓板击节,配以三弦伴奏。说用散体,唱为韵文。其唱词一般为七言和十言句,其十言句与弹词之三、四、三的节奏截然不同,采用三、三、四的形式。这是有说有唱的成套大书,篇幅较大。后又有与“弹词开篇”相近、只唱不说的小段,称“大鼓书”或简称“大鼓”,至今流传。鼓词的内容比弹词更加丰富,或写金戈铁马的英雄传奇,如《呼家将》;或写公案故事,如《包公案》;或写爱情婚姻题材,如《蝴蝶杯》;甚至还有滑稽讽刺性的调笑作品,更多的则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根据以往的文学名著进行改编,前者有《梅花三国》,后者有《西厢记》《红楼梦》等。现存最早的鼓词是明代天启年间刊行的《大唐秦王词话》(又名《唐秦王本传》),传为诸圣邻所作,8卷64回,演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西讨,开创唐朝基业之事,只是尚未用“鼓词”标名。明末清初贾凫西作《木皮散人鼓词》,是首次以鼓词命名的文人创作,然而有唱无说,也不搬演故事,而是借历代兴衰,褒贬古今人物,对统治者争权夺利的丑恶和封建专制的残暴给予大胆的揭露和讽刺,以此宣泄心中的不平与牢骚。作品剪裁精当,笔锋犀利,语言诙谐活泼,已是鼓词雅化后的佳品。

其他回答

“鼓词”是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这种说唱形式的历史十分悠久。明代中叶以后,说唱音乐逐渐演变成北方的鼓词和南方的弹词对峙的局面。明、清时期,鼓词在北方大量流行。成为北方重要的说唱音乐,它可以 追溯到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鼓子词。

“鼓词”的名称起源于明代,清代以后,鼓词演唱兴盛。北方鼓词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南方主要有江苏的扬州鼓词和浙江的温州鼓词等。鼓词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由于艺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活动区域风俗的不同,与各地的山歌、民歌、方言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

鼓词也是若干体制相近的曲艺形式的通称,即如所用的鼓就有扁鼓、战鼓、单皮鼓、小鼓多种,曲调源流也因地而异。鼓词的表演形式比较灵活,一般说来,有说有唱,唱的部分多为七言和十言,也有三言、六言的。大型的鼓词,也被选摘其精华部分进行表演,即所谓的“折唱”,又被称作“段子书”。同时,还专门创作了许多中篇和短篇 的鼓词作品,促进了鼓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