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个体户核定征收经营所得怎么算

点点英语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10 07:29:04

问题描述

个体户核定征收经营所得怎么算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个体户核定征收经营所得是根据个体户经营业务收入减去相关的费用、成本和损失,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下面是具体计算步骤:

1. 首先计算个体户的经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租赁、利息、股息、房地产租金等收入。

2. 然后从经营业务收入中扣除相关的费用、成本和损失。典型的扣除项目包括购买原材料和商品的成本、租金、水电费、员工工资和福利、折旧费、保险费、利息成本、捐赠等。

3. 得到的净收入就是个体户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个税起征点(目前为5000元),则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果超过起征点,根据所得税税率表计算个体户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值得注意的是,个体户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抵扣等。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地区和个体户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专业税务机构或税务部门获取具体的税务指导。

其他回答

1、定额征收,按照税务部门依法核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期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3、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4、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5、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但 “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减税政策,从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实施。

其他回答

1. 个体户核定征收经营所得是根据个体户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计算的。

2. 核定征收经营所得是指根据个体户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税务部门的核定标准,确定个体户应纳税的所得额。核定征收的原因是个体户的经营情况可能较为复杂,难以准确计算所得额,因此采用核定方式进行征收。

3. 个体户核定征收经营所得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核定,另一种是按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进行核定。具体的核定标准和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税法规定和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操作。个体户在申报纳税时需要提供相关的经营数据和证明材料,以便税务部门进行核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