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高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经济学考研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05:53:27

问题描述

高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高为指事字。

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如:~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山~水远。声音响亮:引吭~歌。长(对年龄很大的人的称呼,一般是70岁以上):高寿,高龄。方言中指多的意思。如喝高了。

5. 甘美 [be sweet and refreshing]: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 空泛,不切实际。孔公诸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

其他回答

高(gāo),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为上下距离大,引申指上下的距离,又引申指山陵、高处,由此义又可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

初为象形字,商代文字不从口者当为初形。《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商代文字下端加“口”字者,成为此字定型的基础。

西周、春秋文字与商代的相似。战国文字出现简省写法,秦统一文字系参考战国字形略作省改而成。商代甲骨文多用“高”为远义,故“高祖”即远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