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煤炭外水损耗正常范围

IT风尚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2-03 08:07:49

问题描述

煤炭外水损耗正常范围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煤炭外水损耗是指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受潮、降雨等原因而失去的水分。该值的大小与煤种、运输距离、包装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正常范围为1%~5%。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煤炭外水损耗:

1. 煤种:不同的煤种对水分的吸附能力不同,例如褐煤容易吸收水分,所以其外水损耗较高;而高热值煤则相对比较难吸收水分,外水损耗较小。

2. 运输距离和时间:运输距离越长、时间越久,煤炭暴露在空气中受潮的机会就越大,其外水损耗也就相应增加。

3. 包装方式:对于散装煤,由于没有包装保护,其外水损耗通常比袋装煤要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外水损耗值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偏差,因此建议进行实验或者记录历史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该值的正常范围。

其他回答

煤炭外水损耗的正常范围是在5%-10%左右。这是因为煤炭在采煤、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会吸附一定量的水分,称为外水。外水损耗率反映了煤炭的质量变化,包括水含量、灰分、发热量等。正常的外水损耗范围应该在5%-10%左右,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影响燃料品质和经济效益。而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水的损失,通常采用在煤炭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加入干燥剂、覆盖帆布等方法来降低外水含量。

其他回答

外水损耗正常范围是较小的数值,通常为2-5%。这是因为,在煤炭加工过程中,为了清洗和处理煤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而其中的一部分水难以充分回收利用,就会成为外水损耗。如果外水损耗超过了正常范围,那么就说明加工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如流失严重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此外,高的外水损耗会导致加工过程的成本上升,并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了降低煤炭加工中的外水损耗,可以采用多种措施。例如,采用能够充分回收利用水资源的加工设备,优化加工流程,并加强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流失问题等。同时,也应该注重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绿色生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他回答

是根据煤炭的种类和质量而定的。一般情况下,低灰分、低硫分、低水分的煤炭外水损耗会比较小,而高灰分、高硫分、高水分的煤炭外水损耗会比较大。煤炭外水损耗的产生是由于煤炭表面吸附的自然含水和脱氧化氢等气体在运输、储存、装卸过程中被挥发出来导致的。因此,煤炭外水损耗的大小与煤炭的处理方式、存储条件、运输方式等因素也有关系。总的来说,对于同一种煤炭来说,煤炭外水损耗的正常范围应该是在3%~10%之间。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可能会对煤炭的质量、储存和使用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