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立秋的雅称

建筑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9 18:16:47

问题描述

立秋的雅称,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立秋雅称七月节。

古代24节气有许多雅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雅称:

1. 立春:啓蛰、雨水长春节、立春节、报春节、卯正节、东篱节、瑞鹤节、开镰节、春耕节、春牛节。

2. 雨水:惊蛰、龙抬头、二月节、三月节、婺女节、雨仙节、雨神节、雨师节、春龙节、春雨节。

3. 清明:白露、春分前、龙船节、去寒节、离寒节、扫墓节、祭祖节、祭扫节、春祭节、生机节。

4. 谷雨:小满、芒种前、土芒种、半夏节、蛰蝶节、夏雨节、夏令节、仲夏节、夏至节、初夏节。

5. 立夏:芒种、仲夏前、夏至前、孟夏节、立夏节、夏日节、夏至节、插秧节、蹴鞠节、青年节。

6. 小满:夏至、子夏前、三伏前、白沙节、夏蛰节、腊水节、水蒸气节、水雉节、夏日气节、端阳节。

7. 芒种:小暑、仲夏、季夏、老麦节、芒种节、夏赛节、夏麦节、夏小麦节、夏禾节、夏麦始。

8. 夏至:大暑前、上元节、上元夏至、夏至阳节、夏至日、夏至气节、夏至节、祭太阳节、祭天节、天中节。

9. 小暑:大暑、季夏、鸡鸣节、初伏节、伏日节、天伏节、麦秋节、麦收节、夏麦收节、七夕节。

10. 大暑:立秋前、中伏节、暑律节、烈日节、炎暑节、伏暑节、麦秋节、麦收节、夏麦收节、荷花节。

11. 立秋:处暑前、三伏尽、孟秋节、仲秋节、秋节、秋分前、秋分后、立秋节、秋季节、春秋节。

12. 处暑:秋分前、白露后、凉月节、寒露节、处暑节、饮冰节、离凉节、秋分节、落叶节、佳节。

13. 白露:秋分、秋分后、寒露前、秋节、秋分节、秋中节、露水节、立秋节、白露节、秋令时。

14. 寒露:霜降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霜节、露节、霜降节、寒露节、离霜节、秋霜节、秋降节、秋终节。

15. 霜降:立冬前、十月节、立冬前的第一个节气、破土节、种麦节、收获节、霜节、降霜节、冬降节、白霜节。

16. 立冬:小雪前、入冬、冬至前、孟冬节、冬至节、冬至日、冬日节、祭冬节、祭祖节、祭灶节。

17. 小雪:大雪前、小雪节、乌鸦始巢、冻地结冰、乌鸦大

其他回答

立秋还有三秋、素秋、商秋、西陆、白藏等雅称。

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王维有诗:“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陈子昂有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其他回答

立秋的雅称叫“凉飕飕”,因为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起来,风也开始变得有些吹拂,所以就被形容为“凉飕飕”。

其他回答

立秋在古代也叫立秋。

古代今立秋为三侯:“初侯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猴寒蝉鸣”。一候为五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 3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但往往白天很热,早晚会比较凉一点。

其他回答

立秋,雅称初秋、上秋、首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暑天比较长。